寺廟大雄寶殿裝修設計施工
寺院大雄寶殿裝修設計施工方案包含:平面布置規劃圖、大殿效果圖設計、全套施工圖設計。大雄寶殿中的三寶佛,是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間一尊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表示甘露,右手持藥丸;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接引眾生的意思。...
寺院大雄寶殿裝修設計施工方案包含:平面布置規劃圖、大殿效果圖設計、全套施工圖設計。大雄寶殿中的三寶佛,是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間一尊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表示甘露,右手持藥丸;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接引眾生的意思。...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即正殿,也稱大殿。大雄寶殿是整座寺廟的核心建筑,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懾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
?天福寺始建于后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時名西溪寺。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賜名法寶寺,南宋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尚書史彌堅(東錢湖下水鄉人)請名為功德寺,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改名為大中祥符寺。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定名為祥符寺。后久廢,至明天順萬歷年間(公元1457—1573年)重建,至清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重修。寺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傳前山門至后法堂有大殿四進,東西廂房多達百余間。民國初年(公元1911年)因寺宇創建于天福年間之故更名為天福禪寺,并由佛教泰斗圓瑛大和尚親筆題寫“天福禪寺”匾額。后在抗日戰爭時期,寺院因藏匿游擊隊被日寇報復大部燒毀。直至改革開放,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貫徹落實,...
寺廟寶塔建筑設計與施工寶塔,佛教寺廟建筑物。原為葬佛舍利之所。固有七寶裝飾,故稱寶塔,后為塔的美稱。《法華經。見寶塔品》: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踴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
寺廟是名族宗教的場所,中國盛行的是佛教,所以其寺廟設計的風格在中國的各個區域都有相同的建設風格存在,中國也是尊重佛教信仰的,國家對寺廟的建造也是大力扶持的,它不僅帶給大眾精神的寄托,而且寺廟設計也讓大眾欣賞其建設風格,首先,寺廟的設計要遵守過往的古建筑形制,因為既然是寺廟設計就得讓寺廟和諧統一,所以在寺廟擴建的時候,要遵守寺廟的造型,藝術風格,平面布局等因素的,切記不可隨意再次構造,這樣就影響寺廟的整體美觀。寺廟園林規劃設計也是非常的一部份,因此,在寺廟園林的群落配置和植物設計中,要注重形成群落的垂直層次,使四季有不同的景觀,基于寺廟設計中植物的規劃設計原則,運用景觀生態學的知識,將植物景觀的形態美升華到意境美。...
東明寺,座落于四明山東麓,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個不可多得的佛教圣地,初名悟法院,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創建。唐武宗會昌年間廢天下庵院寺廟,發放僧尼還俗。唐大中元年重建,號四明寺。天佑八年吳越王錢镠改東明禪院。宋真宗祥符元年賜名東明寺,明崇禎間毀于臺風,高僧那摩生移建余姚梁弄水口。 2007年申請為國家宗教開放場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四明湖畔,離梁弄鎮約1公里,該寺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回向堂、水錄堂、東西廂房共11間建筑,各為上下兩層,于2005年由村民集資重建。在各種因緣的聚合下,有云法師于2014年農歷十月二十日入住接管東明寺。...
北峰寺位于廣東省臺山市東北部的北峰山森林公園中部西坡,距離臺城僅12公里,交通便捷。從山腳驅車前往驅車前往北峰山森林公園正門,沿途山路陡峭多彎,層巒疊翠,山清水秀。位于瓶身峰西面的喃嘸山,海拔高度為532米,山勢陡陗險峻,森林茂盛,從山腰處有一條千多級的崎嶇水泥鋪成的登山道直達山頂,貫穿在茂盛的樹林之中。山頂有一幾十米高的移動電話發射塔,在山頂,公園全景及僑鄉秀麗景色盡收眼底。相傳濟公曾到喃嘸山打坐念經。...
泰山殿興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位于江蘇省寶應縣城北門外西側。起初是一座供奉運河保護神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寺觀,系仿東岳泰山碧霞祠和玉皇頂而建。明朝后期增建觀音閣,遂成佛道合一的江淮巨觀。泰山殿占地200余畝,全殿前后八進,殿堂310余間,后因屢遭戰亂、火災,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已經蕩然無存。為了挖掘寶應歷史文化內涵、強化老城區保護、打造文化古城、促進旅游業,帶動和加快其它產業及地方經濟發展,泰山殿重建項目已正式啟動。重建的泰山殿依托泰山殿古寺,總占地約96800平方米,分佛文化展示區和綜合文化服務區兩大板塊。佛文化展示區以歷史傳承為據,融天、地、人為體,匯儒、釋、道為寺,圓千年舍利于塔,通佛、法、僧三寶地。經六渡橋,乾隆皇帝御筆“天下...
沿湖有七十二溪,加上南北外湖,形成山外有山、湖外有湖、山重水復、風景佳麗的自然景觀。這里名勝古跡眾多,相傳春秋后期范蠡(更名陶朱公)偕西施隱居于此,留下“陶公釣磯”。除此外還有霞嶼鎖嵐、靈塔夕照、上林曉鐘、補陀洞天等與佛教有關的古跡勝景。霞嶼寺就在東錢湖西北,與月波山相峙。1976年有人在寺廟的島上發現了一個南宋時所鑿石洞,長41.40米,高4米,洞口修有“補陀洞天”四字,與清初高宇泰《敬上綠》記載基本相符。據志載,霞嶼寺初建于北宋,始建者為孫史巖,在此鑿山為觀音洞,名曰“補陀洞天”。又在洞旁建寺,名“霞嶼寺”,并割田以贈。因洞在霞嶼島上,進香者需以舟渡湖,又洞仿普陀觀音道場供奉觀世音,故有“小普陀”之稱。...
慈溪寶林寺整體規劃設計以佛教區域為重點建設工程,寺院空閑之處規劃為綠化園林景觀區,其間環境幽雅寧靜,人造景點景觀別致,是僧生修身養性之所在,建筑布局及流線安排則充分考慮到地方氣候的適應和游人朝拜觀賞與疏散的要求。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在寺廟周圍盡量保留原有山林等生態植物,并進行植被綠化,寺院內大量種植各種名花異草、高大喬灌木,空閑之處植樹造景,園林景觀化布置為核心。...
寺廟總體寺院建筑設計占地近80畝,寺東、西、北三面依山,如蓮花簇擁,南有兩處小山包,如鐘鼓守山門,九瓣荷花繞寶寺,鐘鼓兩峰守山門,正是它所處環境的真實寫照。1997年興建的玉佛殿,共5層,總高度為52.3米。底層東西長度為51米,南北寬度為50米,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688平方米,于2001年11月30日建造完成,2007年5月,它以單體建筑面積最大,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寶殿主樓共有五層。第一層是念佛堂。除了中間供奉西方三圣像外,周圍還有108尊彌勒佛像。第二層是法華三圣殿,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彌勒佛三圣寶相莊嚴,兩旁佛龕里是十八羅漢。這里香火鼎盛、香煙繚繞,虔誠恭敬的氣息四處彌漫。背面是釋...
法王寺位于寧波市江東福明街道老廟村,法王寺建于清雍正2年(1724)。至今已近300年的歷史。寺院占地8畝,寺內主體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及東側廂房組成,并有辦公用房和部分為香客前來做法事提供的客房。其中大雄寶殿依舊保持了歷史舊貌,氣勢不凡,其余多數建筑建于清末民初 。玉佛殿現存一尊高2.8米的漢白玉玉佛,形態安然。是為鎮寺之寶。文革以前法王寺占地40余畝,文革中損失殆盡。僧人大多流散,但仍有2、3名僧人守在這里。1992年人民政府批復恢復寺院對外開放。隨著寧波國家高新區新城建設步伐的加快,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的法王寺原有的寺院房屋與周圍日新月異的面貌格格不入,也無法滿足常年香火旺盛的宗教活動,為此,去年下半年,法王寺啟動了擴...
為推動岠嵎禪寺恢復重建工作,山東乳山市成立了以少林寺延闊法師為主任的籌建處。7月5日,山東乳山市岠嵎禪寺舉行延闊法師晉院暨首屆廟會文化節活動。聯合國低碳環保生態文明基金會主席、聯合國千年計劃中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姜國軍出席開幕式,并代表中國廟會文化研究院授予岠嵎禪寺“中國廟會文化研究院威海分院”牌匾,代表聯合國低碳環保生態文明基金會授予岠嵎山景區“聯合國原生態佛教文化旅游園區”牌匾、授予岠嵎禪寺建筑規劃設計建造籌建處主任延闊法師“佛教傳承大師”榮譽證書。...
長福禪寺,原名如釋庵。始建於公元1867年,光緒26年。座落於浙江省舟山市新城長峙島,東南緊接海天佛國—普陀山;與全世界最大的漁港之一沈家門近在咫尺,前面是蕓蕓學子的園地南海貴族學校和海運學院;西北接寧波及全國各地。...
東明寺,在余姚梁弄境內,枕山傍湖,弘揚佛法,廣結善緣,乃近年新興之寺院也。余屢赴盛會,每感蘭若殊勝,妙不可喻。不料其寺大有來歷,追溯淵源,始建于南朝梁天監元年,初名悟法院。后歷唐會昌法難,天下寺廟庵院俱廢,未能幸免;大中元年重建,號四明寺。及五代吳越王錢镠,改為東明禪院。宋真宗祥符元年,賜名東明寺,興盛一時。至明崇禎年間毀于臺風,高僧那摩生移地復建,重塑金身威儀。今主持有云法師,自粵南來,發愿再振竺法,于廢址之上,重筑佛殿法堂,恢弘莊嚴,感其愿力摯誠,不可思議。...